2021年08月18日 16:12
2021年8月12日下午,第十四期【心之翼】医务社会工作学术讲座——《家庭系统与家庭动力的评估与运用》在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顺利举行。本次讲座是由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承办,由吕静淑博士主讲,共吸引了来自上海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公益机构社会工作者640余人线上参与了此次的讲座直播。曙光医院党委副书记郝微微出席本次活动,并发表致辞。
吕静淑博士基于她多年在台湾从事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实务的经验,聚焦医务社工个案工作,以实际案例的分享与学员们分享医务社工在开展服务介入时的评估与处理要点,详细讲解了在医院场域内家庭系统与家庭动力的评估与运用,并案例的讲解与示范,与学员分享社工在开展个案工作时的会谈技巧与实际应用。
讲座笔记:
医务社工在开展服务时,即接触到患者的时候,是在患者的整个病程当中的就诊或住院环节,这一客观原因造成社工在开展服务时,看到的只是患者及患者家庭在住院期间的某些片段。作为医院内的一个助人工作者,医务社工如何能够短平快的了解患者家庭发生什么,并提供适宜的服务,通过家庭系统与家庭动力的评估与运用,可以有效回应这一问题。
家庭系统理论(FamilySystemTheory)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由家庭成员构成,每个成员都有其特定的角色与功能,并交互作用。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并且通过问题的解决找到新的平衡点。家庭系统的重要假设包括:家庭系统中任何一名成员的改变都影响其他的家庭成员;家庭试图在变动与稳定中取得平衡;家庭的运作依循着固定的规则;家庭不仅包含很多次级系统,同时也被涵盖在更大的社会系统中。
在开展个案服务前期的资料收集中,医务社工根据家庭系统理论的重要假设、家庭的模式与功能的相关核心要素,如家庭结构、家庭角色、家庭功能水平、家庭韧力与家庭资源等,作为资料收集步骤及资料分析上的指引,可帮助医务社工提高服务敏锐度,有条不紊地辨析服务对象的问题与困境。通过辨别家庭中的关系、了解在与疾病同行的过程中家庭面对疾病的压力,完成压力探寻,不断完善服务对象家庭系统的评估,并进一步制定行动计划。
做好临床社工个案服务的要点:在临床服务中开展个案工作,社工需通过确认社工介入位置、确认对象、与服务对象一起探寻家庭的动力与压力,评估家庭因应变动的能力、发现家庭可能的危机与风险等,不断探索家庭韧力,挖掘家庭资源以促进服务对象家庭优势与复原力的发挥。值得留意的是,我们还应关注到患者的照顾者,这也是医务社工开展临床服务,提供人文关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