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现任领导
监事会
组织工作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自律维权委员会
专家咨询委员会
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
联系我们
上海市医院协会(Shanghai Hospital Association,SHA)是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本市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自愿组成的全市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的团体法人,于2007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登记管理机关是上海市民政局,行业管理部门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本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律,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执行国家卫生健康方针和政策,推动医疗机构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为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业务范围包括:开展医院管理交流、合作、研究、培训、咨询、编辑、出版、科普,加强自律、正能量宣传,承办政府、相关部门委托工作。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执行机构为理事会;设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常务理事会行使章程规定的职权。第四届理事会、第二届监事会于2021年9月29日由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陈建平同志任会长,方秉华同志任监事长。本会下设综合办公室、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和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3个办事机构;成立组织、学术、自律维权、专家咨询4个委员会以及医疗质量管理等28个专业委员会;先后成立上海市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VTE)联盟、上海市医院患者安全联盟。
本会自成立以来坚持依法办会、自主办会、民主办会、廉洁办会、创新办会的原则,积极搭建医院管理学术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国际、国内、本市各类学术研讨,助推深入医改,促进全市医院管理高质量发展;组建了“长三角医疗质控高质量同质化协作”平台;2009年始设立了“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组织开展多中心研究,积极调研,建言献策;2017年始举办“上海市医院新媒体宣传节”,已举办三届;2020年开展首届“上海医院管理创新奖”评选,促进医院临床研究创新。
受市卫健委委托,2009年组建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负责本市各级各类医院的标准制定、咨询、培训和现场具体评审工作;2012年成立了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承担对全市市级医疗质控中心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等工作。开展本市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药监测、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临床路径试点管理、品管圈等科学管理工具的推进、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管理培训、病案首页疾病诊断编码培训、上海市临床药师在职规范化分级培训等国家和市卫健委相关部门委托工作。
协会成立以来,坚持初心使命,努力服务社会。积极开展公益活动,进行对口帮扶,积极抗疫,做好常态防控。2013年始每年举行“洒向人间都是爱”大型义诊活动;2016年成立“上海市红十字白求恩志愿医疗服务队”;每年组织到社区进行合理用药科普宣传,组织医院管理专家开展“西部行医院管理义务讲学”、到安徽山区、革命老区进行义诊和义务授课。2016年与第一批上海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共同创办“中国西藏自治区医学珠峰论坛”连续举办六届,组织专家对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冲三甲”进行指导帮扶。2020年起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协会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响应,发挥了专业性社会组织作用;认真落实并积极进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质量和安全相关培训和指导。
本会2009年起连年被上海市医事团体联合管理发展中心和党委评为先进集体,2020年荣获“抗疫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被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授予“上海市先进社会组织”;2014年通过上海市社团管理局“5A级”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评估,2020年通过社会组织5A级复评审;2021年被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组织管理局选为“百佳社会组织”。
(经2021年9月29日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上海市民政局核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会的名称是“上海市医院协会”,英文名称是:Shanghai Hospital Association,缩写是SHA。
第二条 本会是依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本市依法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自愿组成的全市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的团体法人。
第三条 本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本会党组织负责人参加本会管理层会议,党组织对本会重要事项决策、重要业务活动、大额经费开支、接收大额捐赠、开展涉外活动等提出意见。
第四条 本会的宗旨: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律,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执行国家卫生健康方针和政策,推动医疗机构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高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为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五条 本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上海市民政局,行业管理部门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本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和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六条 本会的住所和活动地域:上海市。
第二章 任务、业务范围、活动原则
第七条 本会的任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宣传并贯彻国家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协助政府加强行业自律性管理,促进医德医风建设,依法维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助推和谐有序的医疗环境和秩序的建设;
(二)结合医院管理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学术研讨、交流;组织相关调查研究,反映医疗机构的真实情况和诉求,为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客观依据;促进医疗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有关社会团体、新闻媒介等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协作;
(三)开展医院管理科学理论、方法、规范、标准的研究和学术交流,促进医院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等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
(四)组织医院管理研究课题的申报、推荐与评选,鼓励和支持医院管理学术著作及论文的发表,表彰和奖励医院管理创新项目、优秀医院管理者,积极推广研究成果;
(五)开展医院管理专业领域的继续教育,推广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经验和做法,提高医院管理者的专业技能和水平;组织开展医院管理及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及考核;
(六)受政府部门委托,研究制定医院管理规范、标准,开展对本市医疗机构的评价评审、医院质量控制、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药师培训考核、科学管理工具的推广应用等工作;
(七)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医学卫生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等活动,为提高人民群众医学卫生知识水平、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服务;
(八)支持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工作,支援上海对口帮扶地区、西部地区医疗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九)开展医院管理相关的咨询与服务工作,编辑出版医院科学管理方面的学术期刊、书籍及信息资料、音像制品等;
(十)促进与国内外医院管理同行、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十一)领导下属分支机构按照协会章程开展活动,考核并奖励取得优异成绩的专业委员会、委员及会员,以及在协会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工作人员;
(十二)承办中国医院协会委托的相关工作。
第八条 本会的业务范围:
开展医院管理交流、合作、研究、培训、咨询、编辑、出版、科普,加强自律、正能量宣传,承办政府、相关部门委托工作。
第九条 本会的活动原则:
(一)本会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团结,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会员、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按照核准的章程开展非营利性活动;
(二)实行民主集中制,建立民主决策、民主选举和民主管理制度,领导机构的产生和重大事项的决策,须经集体讨论,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
(三)本会开展活动时,诚实守信,公正公平,不弄虚作假,不损害国家、会员和个人利益;
(四)本会遵循自主办会原则,工作自主、人员自聘、经费自筹。
第三章 会员
第十条 本会由个人会员、单位会员及企业会员组成。
第十一条 申请加入本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个人会员
1、自愿加入本会;
2、承认本会章程;
3、在本会业务领域内,从事医院管理相关的领导、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
(二)单位会员
1、自愿加入本会;
2、承认本会章程;
3、按时缴纳会费;
4、获得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
5、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主管部门核准的面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6、与医院管理相关的科研、教学等机构。
(三)企业单位会员
1、自愿加入本会;
2、承认本会章程;
3、按时缴纳会费;
4、在医药卫生领域内有良好信誉,积极支持本会开展业务活动的企业。
第十二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授权的组织工作委员会审核同意,发放入会登记表;
(三)由协会颁发会员证。
第十三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会的活动权;
(三)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查阅本会章程、规章制度、会员名册、理事名册、常务理事名册、会议记录、会议决议、会议纪要、财务审计报告等知情权;
(五)提案权、建议权和监督权;
(六)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七)享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会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四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会的章程;
(二)执行本会的决议;
(三)维护本会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参与本会活动,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五)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资料;
(六)按规定缴纳会费;
(七)遵守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本会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五条 会员退会应向本会递交书面函件,并交回会员证。
会员如在两年内无故不缴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经本会理事会授权的组织工作委员会确认,可视为自动退会并取消其会员资格。
第十六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或本会章程的行为,经组织工作委员会表决通过取消其会员资格并公示。
会员如对取消会员资格决定不服,可提出申诉,由理事会授权的组织工作委员会作出答复,必要时提交理事会审议后答复。
第十七条 本会建立完整的会员名册和会员诚信档案及数据库,并根据变化情况及时调整。
第四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和监督机构
第十八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
第十九条 本会的负责人是指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
本会负责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章程的规定,忠实履行职责,维护本会的权益,遵守下列行为准则:
(一)在职务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越权;
(二)不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不从事损害本会利益的活动。
第二十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四年,到期应召开换届大会。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换届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二十一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决定终止的会议,经实际到会会员代表过半数同意,决议方为有效。
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应提前7个工作日,将大会的主要议题、召开时间、召开地点书面通知各会员代表。
经半数以上理事或者五分之一以上会员提议,可以召开临时会员代表大会。如会长不能或者不召集,提议理事或者会员可推选召集人。召开临时会员代表大会,会长或召集人需提前通知全体会员代表并告知会议议题。
会员代表可以委托其他会员作为代理人出席会议,代理人应当出示授权委托书,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表决权。每个会员只能接受一份委托。
第二十二条 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或修改会员代表产生办法和程序;
(二)制定或修改章程;
(三)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
(四)制定或修改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监事选举办法;
(五)选举或者罢免理事、监事;
(六)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七)审议监事会的工作报告;
(八)改变或者撤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不适当的决定;
(九)决定更名、终止等重大事宜;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二十三条 本会设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理事组成。理事会为本会的执行机构,负责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理事会每届任期四年,到期应当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换届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理事可连选连任。
第二十四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召集会员代表大会,并向大会提交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三)起草章程草案,会费标准草案,监事、理事、常务理事、协会负责人选举办法草案报会员代表大会审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或者终止,并向登记管理机关报告;
(五)选举或者罢免本会负责人、常务理事;
(六)决定副秘书长和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免;
(七)领导各机构开展工作;
(八)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九)听取、审议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
(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二十五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情况特殊可随时召开。
理事会会议由会长负责召集和主持。有三分之一以上理事提议,应当召开理事会会议。如会长不能或者不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召开理事会会议,会长或召集人需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全体理事并告知会议议题。
理事会会议,应由理事本人出席。理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理事代为出席,委托书中应载明授权事项。每个理事只能接受一份委托。
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能生效。
增补理事,须经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特殊情况下可由理事会补选,但补选理事须经下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确认。
第二十六条 本会设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从理事中选举产生。常务理事会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本章程第二十四条第一、三、四、八、九、十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第二十七条 常务理事会会议由会长负责召集和主持。有三分之一以上常务理事提议,应当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如会长不能召集,提议常务理事可推选召集人。召开常务理事会会议,会长或召集人需提前7个工作日通知全体常务理事并告知会议议题。
常务理事会会议,应由常务理事本人出席。常务理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常务理事代为出席,委托书中应载明授权事项。每个常务理事只能接受一份委托。
常务理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能生效。
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可随时召开。
增补常务理事,应经理事会选举。特殊情况下可由常务理事会补选,但补选的常务理事应经下一次理事会确认。补选的常务理事应在理事中产生。
第二十八条 本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进行表决,应当采取民主方式进行。选举理事、监事、常务理事、监事长、负责人,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应当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
以上会议应当制作会议纪要,形成决议的,应当根据会议纪要制作会议决议,由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会后向全体会员公告,涉及重大事项应抄报登记管理机关及行业管理部门。
第二十九条 本会负责人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声誉;
(三)最高任职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力的刑事处罚;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十条 本会法定代表人由理事会民主选举产生的负责人担任。
本会法定代表人代表本会签署重要文件。
本会法定代表人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时担任其它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会负责人和正副监事长:
(一)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
(二)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
(三)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社会团体中担任负责人,且对该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社会团体被撤销之日起未逾3年的;
(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第三十二条 本会会长连任一般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继续连任的,须事先经行业管理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同意方可任职。
本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会员代表大会,召集、主持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
(二)检查各项会议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领导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工作;
(四)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副会长协助会长开展工作,并实行分工负责制。
第三十三条 本会秘书长一般为专职。秘书长在理事会领导下开展工作,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开展工作;
(三)拟订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报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审批;
(四)向理事会提议聘任或解聘副秘书长和各机构负责人人选;
(五)向理事会提议聘用或辞退各机构工作人员;
(六)向会长和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报告工作情况;
(七)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三十四条 本会设日常办事机构:综合办公室(含秘书处、财务、学术科教、会员管理等)、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处理日常事务性工作。
秘书长负责主持综合办公室日常事务性工作,以及沟通协调两个中心工作。
设立日常办事机构须经理事会同意,并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应当参加登记管理机关或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熟悉和了解社会团体法律、法规和政策,努力提高业务能力。
第三十五条 本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在本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三十六条 本会设监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的监事产生。监事会由9名监事组成,设监事长1名,副监事长2名。正副监事长由监事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或罢免。本会负责人、理事、常务理事、财务和秘书处工作人员不得兼任监事。监事会每届任期与理事会相同。监事可连选连任。
第三十七条本会监事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秉公办事,廉洁奉公,作风正派;
(三)最高任职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胜任监事工作;
(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十八条监事会的权利和义务:
(一)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二)监督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的选举、罢免;监督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履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三)检查本会财务和会计资料,向行业管理部门、登记管理机关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
(四)列席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
(五)监督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当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和秘书长等开展业务活动损害本会利益时,要求其予以纠正,必要时向会员代表大会或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六)主持召开本会内部矛盾调解会议,协调各方意见形成调解方案或协议,督促调解方案或协议的执行,必要时可提出解决方案并经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监事会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会章程,接受会员代表大会领导,切实履行职责。
第三十九条 监事会每半年必须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可随时召开。
监事会会议由监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有二分之一以上的监事提议,可以临时召开监事会。如监事长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可委托其他监事召集和主持。
监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监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应由全体监事半数以上通过方能生效。监事会的选举和表决,应采取民主表决方式进行,重大事项必须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第五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四十条 本会的收入来源于:
(一)按照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会费标准收取的会费;
(二)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捐赠、支持或赞助的经费;
(三)政府委托项目或政府购买服务的经费;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申请获得的研究经费;
(六)利息;
(七)其它合法收入等。
第四十一条 本会的收入及其使用情况应当向会员代表大会公布,接受会员代表大会的监督检查。
本会接受境外捐赠与资助的,应当将接受捐赠与资助及使用的情况向登记管理机关和行业管理部门报告。
第四十二条 本会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本会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本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不得在会员中分配。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第四十三条 本会的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本会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的福利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具体由理事会按照国家相应的政策规定制定执行,从本会收入中支付。
第四十四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资助人对投入本会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
第四十五条 本会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会使用国家规定的社会团体票据。
本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十六条 本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兼任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四十七条 本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
(一)上年度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
(二)本年度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
(三)财产清册。
第四十八条 本会进行换届应当进行财务审计,更换法定代表人应当进行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并将审计报告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本会注销清算前,应当进行歇业财务审计。
第六章 年度检查、重大事项报告及信息公开
第四十九条 本会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
第五十条 本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重大事项报告的相关要求和指引,履行报告义务。
第五十一条 本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履行信息公开义务。
第七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五十二条 本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
(一)无法按章程规定的任务和业务范围继续开展活动;
(二)因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解散的;
(三)决议解散的;
(四)由于其他原因终止的。
第五十三条 本会终止,应由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报告。
第五十四条 本会终止前,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行业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
本会的剩余财产,应当在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用于公益性或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
第五十五条 本会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和清算报告书,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完成注销登记后即为终止。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 本章程经2021年9月29日举行的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五十七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本会理事会。
第五十八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提交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五十九条 本章程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自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六十条 本章程规定如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不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准。
(经2021年9月29日上海市医院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理事会议选举产生)
会长
陈建平 上海市医院协会会长
副会长(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骏 上海市同仁医院院长
王兴鹏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书记、主任
宁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
吴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
余波 上海市浦东医院原院长
邹和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原党委书记
汪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党委书记
陈义汉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
周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原院长
郑兴东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郑鹏翔 杨浦区中心医院原院长
钟海忠 长海医院原院长
保志军 华东医院院长
夏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
顾建英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
徐一峰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原院长
殷善开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
高文 华东医院原院长
唐国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原党委书记
黄德魁 普陀区中心医院原院长
秘书长
王小冬 上海市医院协会秘书长
(经2021年9月29日上海市医院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监事长
方秉华 上海市医院综合评价(评审)中心主任
副监事长(按姓氏笔画为序)
杨伟国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
郭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
监事(按姓氏笔画为序)
朱卫 浦东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华克勤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原党委书记
陈方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原党委书记
陈俊峰 静安区市北医院院长
胡军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四级调研员
姚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
(经2021年9月29日上海市医院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理事会议表决通过)
主任委员
汪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党委书记
副主任委员
郑兴东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
高文 华东医院原院长
夏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于广军 上海市儿童医院原院长
马骏 上海市同仁医院院长
艾开兴 上海市肺科医院原院长
孙万驹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院长
沈辉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张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院长、党委副书记
范小红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
钟海忠 长海医院原院长
秦净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郭永瑾 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书记
程蔚蔚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荣誉院长
潘常青 上海市胸科医院原院长
(经2021年9月29日上海市医院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理事会议表决通过)
主任委员
宁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
副主任委员
陈义汉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
吴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
殷善开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何萍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余波 上海市浦东医院原院长
陈尔真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疗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上海市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事务中心主任
邵建华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
周行涛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
周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原院长
赵蓉 上海市医院协会日间手术管理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
钟力炜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秦环龙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原院长
徐丛剑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原院长
黄国英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原院长
(经2021年9月29日上海市医院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理事会议表决通过)
主任委员
王兴鹏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书记、主任
副主任委员
唐国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原党委书记
邹和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原党委书记
周华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原院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杰宁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原院长
吕飞舟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
李钦传 上海市东方医院常务副院长
杨新潮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党委书记
吴晓峰 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党委书记
季庆英 上海市医院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郑军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
郑鹏翔 杨浦区中心医院原院长
封蔚 华东疗养院原党委书记
徐一峰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原院长
郭小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原院长
(经2021年9月29日上海市医院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理事会议表决通过)
主任委员
陈志荣 上海市卫生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会长
副主任委员
赵伟星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原党委书记
何梦乔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朱正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李静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丁强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李卫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于德华 杨浦区中心医院原党委书记、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王玉琦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刘中民 上海市东方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刘国华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党委书记,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孙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花根才 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原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李宏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张志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张殿勇 长征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范先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范关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金其林 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原主任,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顾问
贾伟平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顾小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原党委书记,上海市医院协会监事会原副监事长
徐卫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诸葛立荣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医院协会建筑系统研究分会主任委员
樊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原院长,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瞿介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原党委书记,上海市医院协会原副会长
(上海市医院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投票表决通过)
为规范本会会费收取、使用和管理,确保本会工作正常开展,根据《关于取消社会团体会费标准备案规范会费管理的通知》(民发〔2014〕166号)、《关于进一步规范社会团体会费票据使用管理的通知》(财办综〔2016〕99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管理的意见》(发改经体〔2017〕1999号)文件精神及本会《章程》,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会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
第一章会费标准
第一条 缴纳会费是会员应该履行的义务,凡自愿申请,经审核同意加入本会的会员,每年应按时按标准缴纳会费。
第二条 根据本会《章程》规定,本会由个人会员、单位会员及企业会员组成。本会会费标准为四档,具体如下:
(一)单位会员:每年2000元;
(二)理事、常务理事(单位):每年4000元;
(三)企业会员:每年10000元;
(四)理事、常务理事(企业):每年40000元。
个人会员免交会费。
第二章 会员服务
第三条 会员缴纳会费后,可享有以下服务:
(一)为会员搭建开展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交流的平台;
(二)为会员提供相关政策解读、宣传、咨询等服务;
(三)组织会员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反映医疗机构真实情况和诉求;
(四)为会员开展医院管理领域的继续教育及培训,推广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新理念、新经验和新技术等;
(五)加强医院管理课题资助,激励会员临床研究创新;
(六)组织会员对医疗行业管理、规范等相关指南或标准的研究制定并发布推广;
(七)在会员中开展牢记和践行初心使命学习教育,加强自律,通过新媒体弘扬行业正能量;
(八)发布会讯及相关简讯,便于会员了解协会动态。
第三章交费办法
第四条 会员按会费标准,向本会缴纳当年会费。
第五条 新入会会员不满半年的,按50%缴纳;超过半年的,按全年缴纳。
第六条 会员因特殊情况需减免会费的,可提出会费减免申请,由本会理事会授权委托组织工作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准予减免。
第七条 本会理事会授权组织工作委员会负责会费收取工作。
第四章会费管理
第八条 本会严格遵守国家和本会的财务规定,加强会费的管理。会费使用接受本会监事会、会员的监督,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第九条 本会制定或调整会费标准,由理事会提出会费标准草案或经会员代表大会投票表决通过方可正式实施。
第十条 本会会费设立专账管理,在收到会员的会费后,开具财政部监制上海市专用的社会团体会费统一票据。
第十一条 按照本会《章程》规定,收取的会费主要用于为会员提供服务以及按照本会的业务范围开展的各项活动等支出,每年接受第三方审计,并在理事会上报告。
第十二条 本会每年公布会费收支情况,定期接受会员(会员代表)大会的审查,并在社会团体年检时填报会费收支情况。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 本办法未尽事项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执行。本办法由理事会负责解释。
本办法经上海市医院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向全体会员公开,自表决通过之日起正式实施。
地址1:上海市黄浦区延安东路700号1001室
电话:021-63308978
传真:021-63308136
地址2:上海市静安区巨鹿路807号201室
电话:021-54031886
传真:021-54032880
电子邮件:sh.yyxh@shyyxh.org.cn
电话:021-22121579,22121578
传真:021-62987955
中心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477号901室
邮政编码:200040
电子邮件:shyypjzx@163.com
主任:陈尔真
办公室:顾丹萍
联系电话:021-52655063
传真电话:021-52655063
联系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477号905室
邮政编码:200040
电子邮件:shylz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