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临床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 正文

慢病多病共存的门诊管理和药学服务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25日 17:15

  12月21日下午,由本会门诊管理专委会、本会临床药事管理专委会承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办的第十七届上海市医院管理学术大会"慢病多病共存的门诊管理和药学服务"分论坛成功举办。专委会委员、青年委员、各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近200人参会。

WDCM上传图片

  本会副会长余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延斌先后致辞,指出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面对慢病多病共存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挑战,应加强门诊管理和药学服务,呼吁进一步推动从单病种防治的慢病管理模式向慢病多病共防、共治、共管的一体化管理转型,共同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本会临床药事管理专委会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郭澄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虞德才分享医院智慧药学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和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围绕医院药学的核心任务,构建全面化、全程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以精细化管理需求为导向的智慧药品物流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临床药学服务等。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药政管理处处长倪元峰介绍了国家级、市级培训项目,结合上海特色工作亮点,强调持续提升药师岗位胜任力,加强多元药学人才专业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发展药学服务模式,完善行业廉政监管,在全程化药学服务中提质增效,推动药学服务持续发展。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就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情况进行介绍,面对国谈药品落地难点与挑战,通过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医保定点零售药房“双通道”助力相关工作实施,呼吁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会药房、商保等多方共同努力推动国谈药工作品切实落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王旭东从上海九院的实践经验出发,回应了三级医院在慢病多病共管体系中角色和作用,强调发挥三级医院引领作用,担当慢病防治使命;立足口腔学科优势,探索慢病多病管理新模式;多方共管凝心聚力,打造慢病多病管理新生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李贤华、本会临床药事管理专委会顾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总药师吕迁洲、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门办兼互联网办主任谢诗蓉、本会临床药事管理专委会名誉主委、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教授高申担任主持嘉宾,并做精彩点评。

  上半场讨论聚焦“门诊管理在慢病多病共存的策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门急诊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庄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门急诊管理办公室主任史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主任须冰、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主任瞿春华分别结合各自医院的情况分享了智能化精准化管理、多学科门诊建设、创新服务流程和模式等门诊管理实施策略。下半场讨论围绕“药学服务在慢病多病共存的实践”为主题进行讨论,邀请本会临床药事管理专委会副主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药剂科主任王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主任卞晓岚、本会临床药事管理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市同仁医院药学部主任李玲、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主任黄瑾,针对慢病多病带来的多重和联合用药挑战,结合各家医院实践和思考,呼吁完善政策支持,提出优化药学门诊建设,探索药学分级诊疗,结合优势学科来创新药学服务等内容。本会门诊管理专委会副主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门办主任邱智渊及本会临床药事管理专委会副主委、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药师刘力先后主持讨论环节,并做精彩点评。

  本会门诊管理专委会主委、上海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宓轶群作总结发言,指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新一年门诊管理与药事管理如何通过不断改善管理和服务,从而优化患者体验奠定了基础,期待未来门诊管理与药事管理领域继续紧密合作,携手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共同为人民健康事业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