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专业委员会 > 正文

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第一场成功举办

2024年03月11日 17:15

  围绕本市构筑“顶天强腰立地”的医疗卫生大格局建设要求,助力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本会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专委会举办“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系列培训。3月6日下午,由长宁区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办的“系列培训第一场——DIP分类支付管理专场”在长宁区公共卫生中心成功举办。来自本市1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管理人员、全科医生150余人参会。

  专委会主任委员、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崔明主持开幕式。长宁区卫健委副主任张戎代表承办方致辞,指出随着支付改革的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付费机制、管理机制、绩效考核评价等方面面临挑战和机遇,希望通过培训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医保基金,完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做好成本核算和精细化管理。本会副会长、同仁医院院长马骏代表协会致辞,表示上海市医院协会将围绕“2024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发挥协会医院管理智库作用,支持鼓励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专委会开展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系列培训”,通过实践经验的分享和交流,提升服务能力,高质量满足民众卫生健康需求。

WDCM上传图片

  市医保局医药服务处俞勤斐老师介绍了上海多元复合式医保住院支付体系的政策背景,结合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关心的科学分组、病例入组等10个问题对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进行了详细解读。本会病案专委会主任委员、瑞金医院信息统计科孙木主任以社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为例,结合疾病编码和疾病的分类轴,交流了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控制管理要求和具体措施。安徽省歙县医疗保障局程江宝副局长从机制建立、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制定、医院运营管理机制转变、取得的成效等五个方面分享了黄山市在DIP支付方式改革中的探索实践。同仁医院医保办严旭阳主任结合该院DIP分值支付的实践,分析了分值支付监管的主要参数、病种偏离度与医疗质量的关系,以及通过智能监管实现降低偏离度和精益管理的具体实践。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肖峰和奉贤区卫生事务管理中心主任张春建先后主持并做精彩点评。

  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虹口区卫生事务管理中心杨永华主任主持互动讨论。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扬、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宦红梅、长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叶征、新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花迎雪、杨浦新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文斌等嘉宾,围绕DIP分类支付管理下的基层思考进行了热烈交流。

  最后,专委会名誉主委、黄浦区卫生事务管理中心李立强主任做简短总结,指出随着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DIP分类支付管理已成为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的关键,希望通过培训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DIP支付管理的要点,在实际工作中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专委会将继续搭建好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举办高质量培训,服务全体委员、青年委员,在探索社区卫生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携手并进。